- 关于不需之物的议论文|关于需求的议论文11-02
- 关于内心平静的高三议论文400字11-02
- 关于知足常乐的议论文11-02
- 有关生命真正需求的议论文11-02
- 关于心灵需求的高三作文11-03
- 关于坚守精神家园的议论文11-03
在冬天,才觅到真意(修改稿)
304 滕骏云
不是每个随随便便的春天、秋天、夏天都可以抵得过最后一个季节的。尽管人们总喜欢将事物的最后一部分看得尤为重要,却不包括冬天这个事例。这不公平,我想,冬天倒是一段神奇又有限的时光。
因为在冬天,洗衣服也可以成为一件很伟大的事。一个人在宿舍洗衣服时受到刺骨的冷水的折磨,忍不了那种痛苦,就学着妈妈换上一副塑料手套,泡在水中手背贴着同样冷冰冰的塑料壁感到更难受。看着脱下手套后露出来红红的粗手指,突然想起妈妈洗衣服的样子,夏天的炎热让人想不起水里洗衣服的痛苦,只有在冬天自己的手指头碰到这样冷的水时,才觉得妈妈是个伟大的女人,她坚持为我洗衣服而忍耐了无数次的痛苦。冬天使我发现洗衣服是一件堪称伟大的事情。
因为在冬天,放学路上望着城市一排排窗户流出来的灯光,我才感觉到一种回家的幸福。我好像一只天黑归巢的小鸟,即将带着快乐与喜悦飞回承载着家的大树。光明剥夺了黑夜所赋予家的神圣地位,人们在依旧亮堂的傍晚走回家时心情如清晨出门一样,扑向家外的自由。然而,当冬天来到这里,昼长夜短的日子使黄昏充当了尴尬的角色。夜色暗淡中行人们,比如我,突然会放下一切热衷,转而兴致勃勃地探望家的窗口,有一种叫做归属感的东西,引导我回家。回家也变得这样美妙了。
这时候,让我们重温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,在炎夏阅读尤为急躁,心不在焉;早春或深秋时又过于心思散漫、舒坦,缺少一份沉甸。单单在这个季节,手里抱着热水袋,缩着身子去贴近一个冰天雪地的城市;贴近来自冬天的文字,从一行行微小的铅字中载来异国的女孩。唯有此时亲身感触寒冷,才会珍惜一根火柴渺小的价值;虽然不足以对抗整条街满天飞舞的雪花,却可以努力地靠近一颗可怜的索求温暖的心。
像这些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常常会闪现在冬天。也只有冬天,有一个特殊的温度,特殊的背景容你去细想,去细看。冬天仅以雪花纷纷扬扬撒落的形式向我们传达他的意思,总是默默的,不作声。
就这样背景单纯,声音稀少,心灵的水面平静澄澈起来,一些不常见的鱼就会这样跳出来,在阳光下一闪。
附记:
上周五一位学生来办公室看我,她进门的时候,自报家门,可我没听清,只是看到她时觉得很亲切,我想,一定是过去的学生,但一时记不起她的名字。她说她已经大学毕业,工作了,在银行,今天专门来看看我,于是就开始海聊,聊银行,聊生活,这期间我一直在想她的名字,可怎么也想不起来。最后,她从背包里掏出一罐巧克力曲奇给我,起身告辞。三天后,我想起来了,她叫滕骏云,于是在电脑上查找她的名字,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共12个,其实这12个只是1个,都是上面的那篇文章,不知道为什么多存了11次,也许就是为了5年后的重逢?
在春天发表这篇感怀冬日的文章,是为了记住这次重逢,也是觉得这篇文章生活化的内容、有灵气的语言可以为现在的高三学生提供一种借鉴。(羊刚)